会不会像从前跟他们群聊视频时拍出来的那样,暖洋洋的,仿佛能把山野与海洋都照亮?
去O国的记忆比去A国还要久远,这是一片治愈的净土,他几乎已经记不得,当初和束星洲一起漫步在O国教堂外是什麽感觉。
不多不少,正好六年。
束星洲啊,真是个神奇的人。
林嘉鹿不由得想到过去。
其实,束星洲当年出国追寻梦想,也不是无迹可寻。
高一入学那天,是个普普通通的盛夏。
S市的夏日酷热而漫长,林嘉鹿像所有第一天上高中的同学那样,在校门口与爸爸妈妈告别,找到高一教学楼丶自己的教室丶自己的座位,怀着一些紧张的心情就座。
束星洲第一天来,就给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——任谁在看到重点高中重点班里走进来一个头发半边黑半边白,海盗眼罩绷带脸,破洞铆钉哥特风,书包上还挂着十几二十个吧唧的潮男时,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。
哥,这是逛漫展来了?
跟林嘉鹿一个初中的宅男哥挠破头,也没看出来这位大神cos的是谁。
班主任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老师,饶是年纪相差不大,早就被领导打过预防针,一进门,也被这身穿搭闪瞎了眼。
好在班主任心理素质强,想着开学第一天,不能在学生面前露怯,及时稳住了自己,无视最後一排翘着椅子的束星洲,一板一眼开始走流程。
林嘉鹿的视线根本离不开这位“不一般”的同桌。
同学们一个个走上讲台介绍自己,轮到束星洲时,他曾淡淡地提过一嘴,自己有学过一些乐器。可惜那会儿他的穿搭和挑染太引人注目,没人关注到这句话背後的含义。
大家都以为他是看了《轻*少女》之後自学的吉他或者贝斯,想组个校园乐队出道拯救高校。
直到高二,林嘉鹿就束星洲出国的事去问班主任,班主任从抽屉里拿出一叠报纸,数着日期,翻阅到以前的报道递过来,林嘉鹿才知道,他这位“不一般”的好兄弟,是真的很“不一般”。
某一年的《S市日报》2月特刊,专门划出过一个音乐之声板块。报道中提到,一位十四岁天才少年惊艳肖赛现场,以无可争议的丶压倒性的成绩,一举摘得金奖,成为百年来唯一一位未成年C国冠军。
冠军只接受了S市一家媒体的采访,在采访时还要求隐去姓名,因此整篇报道,主笔人都以“S姓少年”代称。
然而这则讯息在音乐界太过惊人,竞赛当日留下的影像资料保留完好,尽管当时信息技术还不算太成熟,仍以纸质新闻为主流,国内外多家媒体仍有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。就说《S市日报》的那篇报道,最上面就是十四岁的束星洲单手捧着奖杯,挑眉直直向镜头看来的照片。
钢琴技术一骑绝尘,即便年纪尚小,脸庞还带有青涩的气息,也能看出容貌无可挑剔。那一阵子,因为他的出现,还掀起了好一阵追捧学习乐器的狂潮,各家父母都摩拳擦掌,想要培养出第二个“S姓少年”。
有心人一搜便能搜出,那位传说中的“S姓少年”天才,究竟是谁。
这是束星洲初中时的故事。
不过林嘉鹿没有学过乐器,再加上那会儿才与喻识泽分别,无心关注身边这位奇怪的同学到底有什麽惊人过去,以至于两人分开之後,才开始真正了解,三次元的束星洲,究竟是个怎样的人。
林嘉鹿捧着油墨仍亮的报纸,呆呆地与照片上的人对视,心想:
束星洲……你骗我……
你根本不是天生少白头!
style="display:block;text-aliger;"
data-ad-layout="in-article"
data-ad-format="fluid"
data-ad-t="ca-pub-7967022626559531"
data-ad-slot="8824223251"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