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发鹿文学>首辅当年追妻记事簿闻溪 > 第73章 第 73 章 雨雾(第1页)

第73章 第 73 章 雨雾(第1页)

第73章第73章雨雾

黄县令陪肃王闲聊。

年轻人精力旺盛,对泽禾的风土人情兴趣盎然,尤爱听他讲。

回想乍一见到肃王时,疏离又漠然,怎地一打开话匣子就完全变了个人。黄县令捺下好奇,恭恭敬敬顺着韩意淮的喜好说话,口若悬河,叙说泽禾风俗。

当讲到自家儿女之际,肃王的眼睛突然亮了。

黄县令精神大振。

韩意淮耐着性子听黄县令长篇大论自己的幼子,但只要耐心听,总能听到一两句关于梅娘的。

又想到允璋之出色,古今罕见,黄县令不由自满,忘却言多必失的道理,“允璋与小女两小无猜,如今喜结良缘也算是一段青梅竹马的佳话,卑职此生得允璋这样的学生佳婿,死而无憾了。”

韩意淮的脸色就寒了下来。

不知不觉三更天,黄县令察觉肃王神情不对劲,心下忖度殿下定是行程疲累,还听自己滔滔不竭,恐已心生不耐。

他十分乖觉,立时请殿下安歇,养足精神再随时召他前去问话。

韩意淮意兴阑珊对他挥挥手。

黄县令微微躬腰退出门槛,才小心翼翼转身离开。

回到县衙天色已经微微发白。

黄太太抱怨他夜不归宿。

黄县令斥责她胡搅蛮缠,继而满脸得色述说自己在肃王跟前如何的体面。

黄太太心如擂鼓,仍是不大敢信,迟疑问:“就凭你……肃王看重你啥?”

“你懂什麽,我好歹也是当今状元郎的老师,亦曾十八岁考取秀才功名,只怪时运不济才蹉跎二十馀年,”黄县令愤然道,“肃王做为天潢贵胄,自然对我们读书人礼遇有加。”

黄太太心服口服。

因为贤婿的名头,不知有多少人家明里暗里求黄县令指点族中子弟,黄太太的尾巴都快要翘上天。

男人,果然就得靠自己争取。

自己抢不到,才会立牌坊说教“人淡如菊,不争不抢做贤妇”那套。

黄太太一向不屑,所以过上了好日子。

如今她只恨自己当年没有笼络梅娘,闹得生分,目下又不敢凑前去,唯有耐着性子静观其变。

也不知小贱蹄子在贤婿跟前说了她多少坏话,以至贤婿半分体面也不给她。

就连回门那日,黄太太也没等到简珣一声“岳母”。

这样下她的脸,黄县令却骂她无事生非,理由是:“你又不是梅娘生母,还做过良妾,怎配做允璋岳母,再说,只要他视黄家为梅娘的娘家,就是最大的体面。”

黄太太鼻子发酸。

时下女子立世艰难,再尊贵的女子也离不开家族,父兄既是她们的桎梏亦是她们的依靠。

黄时雨和简珣结合,既有娶她之人的心甘情愿,费尽心机,也离不开黄县令打破阶级壁垒。

缺少任意环节,此番姻缘都难以成事。

这便是简珣一直在用好处拢着黄县令的原因。

分成多次一点一点地给,足以令黄县令马首是瞻,乖乖做梅娘的垫脚石。

黄太太认知有限,拎不清其中环环相扣的因果,只以为有梅娘这层关系,便能成为简珣的岳母,从此高枕无忧,坐享岳母该有的好处,殊不知,有没有她这个岳母,都不影响黄时雨的未来,更何况她又是如此糟糕,简珣没空搭理她,已算她命好。

聪明的话就该立时茍藏,最好使得简珣长长久久不记得她,方为上上策。

首次上衙就去晔明宫当值,十一这日傍晚,下人将此事回禀程氏。

程氏目光有过一瞬不容错失的讶异,旋即敛了敛,“我知道了,少爷有没有其他吩咐?”

下人道:“回夫人,少爷只要了一床锦被,方才半道上小的恰好碰见素秋,同她说了此事,想必现在锦被已经在送去的路上。少爷请您和少奶奶放宽心,宫里什麽都有,要锦被是因为不习惯用他人的而已。”

宫里确实什麽都有,皇帝不至于饿着冻着自己的臣子,但臣子也得明白一个道理,进宫当差是为了侍奉帝王而不是来享受富贵的,那麽用以休息的舍馆就不可能多麽讲究。

吃食方面尚可,热水管够,但床铺就是普通的硬板床,铺了层薄薄的褥子,被衾不提也罢,无人愿意共用,皆是自带。

这样的舍馆叶学士睡得,阁老重臣睡得,小小一个简珣自然也睡得。程氏心里不舍,脸上却没有流露一丝一毫的不满。

黄时雨安安静静的,待程氏说完了话才对下人道:“告诉素秋,把那条酱色地织金妆花毯也一并送去。”

酱色毯轻薄方便不占地方又能铺在身下。

连被衾都不愿共用,褥子自不必说。

程氏满意的目光投向了黄时雨。

“回少奶奶,素秋同您想到了一处,都备下了。”下人回道。

黄时雨和程氏对视一眼,婆媳二人再无後顾之忧,一同布置花农送来的牡丹和兰草,又用了晚膳。

程氏想,阿珣端水能力高超,将来定能哄好後院,省的她操心了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